Files
Cat Tom 229a474bcc
All checks were successful
Deploy / deploy (push) Successful in 30s
fix
2025-08-05 09:38:37 +08:00

81 lines
6.5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跌宕起伏的一周
!!! warning "风险提示"
证券市场变幻莫测,投资理财需十分谨慎。
以下内容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 统计数据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个星期,我干了三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第一愚蠢的事情是我竟然又相信了美国ADP就业数据相信它的大幅好于预期会预示着美国就业市场的回暖而且期待周五晚上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也会大幅好于预期。
第二愚蠢的事情是我居然相信是ADP就业数据 (1) 促使FOMC (2) 做出了不降息决策。
{ .annotate }
1. __又称“小非农”是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统计的、衡量美国私营部门非农就业人数变化的月度指标数据采集自约50万家匿名美国企业是美国就业情况的反映。__
2. __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__
第三愚蠢的事情是在周五晚上,我老老实实又焦躁不安地坐在电脑前等着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
看到7月非农数据那一刻我顿时觉得我就是天底下最可笑的人。可笑之极。可笑之极
可笑的是我竟然相信ADP就业数据会跟非农数据保持同向变化尽管这俩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互相背离。
可笑的是我没有发现鲍威尔所说的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显然存在”是tm的真话。这就是美联储该死的预期管理呀
可笑的是我没有发觉非农数据公布前的消息面综合看是高利率、顽固的高通胀和回暖的就业市场的集合。这tm怎么可能这完全是互相矛盾这三个家里面必然有一个是tm假的
最tm可笑的是我居然全盘相信美国佬的数据、华尔街的说辞和美联储的预期管理。
看到美国劳工统计局大幅度下修前两个月的非农就业数据直接减少了25.8万个就业岗位此前的美国就业回暖叙事直接扭转。我忍不住大骂美国佬真的是演都不演了装都不装了美国佬的统计数据就是tm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美国佬手上统计数据就是任他打扮的小姑娘。需要维持MAGA大赢特赢、就业全面回暖和不降息叙事时就业数据当然是节节高升核心通胀又不得不受关税影响顽固得不行。等到不得不降息就业数据也就不得不冷了通胀也就不得不退却了经济增长也不得不消失了。
只能说,现在还在迷信美国佬的统计数据还是“误差小、范围广、统计准确、公平公开”的人真的是有福了,哈哈哈。
## 美联储的独立性是一滩泡沫
美联储的独立性已经消失殆尽,荡然无存。更进一步说,美联储已经沦为两党政治斗争的工具。让我们从本轮加息周期出发,探究美联储独立性的崩坏之路。
回顾历史上的加息周期美联储通常是缓慢加息以遏制通胀让美元回流美国稳定国内经济快速降息以刺激经济和就业市场为全世界提供低息美元推进美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扩张。特别是2008年以后美联储长期维持低利率环境并且进行量化宽松扩大美元供给量促成了美国股市在近十年的长牛和美元资本在海外的快速扩张。
<figure markdown="span">
![图为2015年11月至2020年3月的加息周期](https://static.cattom.site/new_blog_image/finance-column-1-1.png?x-oss-process=style/blog)
<figcaption>图为2015年11月至2020年3月的加息周期</figcaption>
</figure>
回顾从2022年3月至今的加息周期我发现了本次加息周期与以往有所不同
1. 加息力度大期间利率最高达到5.5%,已十分接近本世纪以来的最高值,实属罕见。
2. 高利率维持时间长5.5%的高利率维持了近1年反常。
3. 降息速度慢自2024年9月开始新一轮降息至今仅降息100基点利率仍维持在4.5%高位。
<figure markdown="span">
![图为2022年3月至今的加息周期](https://static.cattom.site/new_blog_image/finance-column-1-2.png?x-oss-process=style/blog)
<figcaption>图为2022年3月至今的加息周期</figcaption>
</figure>
除了技术面上的异常之处,还有几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第一,拜登任上的财政部长耶伦发债决策失误。美国长端利率较低时没有及时发行大量的中长期国债,而是选择大量发行短期国债以弥补拜登政府巨大的开支差额。对冲基金大佬琼斯(Paul Tudor Jones)曾批评耶伦犯下大错,不应再担任财政部部长。
> 我猜耶伦是因为政治短视或其他原因才以0.15%的利率发行了两年期国债而不是以0.70%的利率发行10年期国债或以1.80%利率发行30年期国债。我认为如果追溯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时期这是财政部历史上最大的失误。我不知道为什么她没有被揭露出来她没有权利在那之后还担任这一职务。
>
> Paul Tudor Jone
如今,当初耶伦主导发行的海量短期国债即将到期付息,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沉重负担。
第二2024年9月开始的新一轮降息至今的降息100基点全部发生在2024年8月后今年尚未进行一次降息。
那么2024年8月后的美国发生了什么重要事件呢那当然是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拜登谋求连任再来四年而特朗普东山再起貌似势不可挡。
在选战最激烈之时各项经济数据忽然有所好转GDP增长和就业数据一骑绝尘顽固的核心通胀率也低下了头。基于此美联储收到来自华尔街的信号选择开始降息。先是一反常态地一次性快速降息50基点而后连续两个月降息25基点。美国经济迅速从拜登执政中后期的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而自今年初特朗普胜选以来GDP增长不再强劲有力核心通胀率又开始反复无常非农就业数据时高时低。那美联储自然要“按兵不动”维持高利率环境让特朗普如鲠在喉寝食不安。
现在,特朗普政权用一部《大而美法案》证明了其在参众两院的统治力和政权的稳固性。美联储理事库格勒也将于下周辞职,特朗普迎来了任命先机,对美联储的控制力也逐步增强。或许,现在是鲍威尔转换方向,“弃暗投明”的最佳时刻。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只需保持风险中性,坚持自己的投资计划。作为芸芸看客,我们将有幸亲眼目睹美联储的“独立之柱”轰然倒塌。